十年間,10+份工作
在即將邁入32歲,同時成為媽媽的路上,猛然發現自己離初出社會已接近10年,撇除中間跑去唸城鄉所的3年,其實也在職場上闖蕩好些年。從大學剛畢業咖啡廳打工仔、家教老師、社群小編、公務員職代等做了幾種不同的工作,在念完研究所專心待在都市規劃界,第一份工作是都市設計師,接著都市規劃師,一直到現在擔任專案經理。30歲轉職,分別短暫去了趟新創公司和科技公司,雖然短暫但也才發現自己並非想像中的自己。
總之,回想職涯路上的各種嘗試,覺得自己算是有典型貫徹趁年輕多體驗的精神。
在不同公司和職位轉換之間,也和各種不同帶領風格的老闆們共事,從他們的身上學到各式各樣的社會寶典,對於曾對社會充滿理想和前景的我來說,可謂經歷無數次大大小小的世界觀衝擊。
在都市規劃業學到的事
#一筆一劃,不透過言語的溝通專業
我待比較久的領域就是大學和研究所念的專業,都市規劃。研究所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,我選擇一間小型事務所擔任都市設計師,雖然公司規模小,但在台北算是小有名氣(這點我倒是後來在工作場合交流時才知道)。當時面試時被老闆直言說覺得我邏輯很好,但擔心我對這份工作的想像不切實際。我對老闆當時的直言不諱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開始上班後因為自己並非建築和景觀背景,大量的畫圖工作對於沒有什麼畫圖經驗的我其實並不容易,記憶猶新我上班第二天就加班到10點,因為我完全不會CAD但因正值標案期間,必須趕緊幫忙整理基礎圖資。還好畫圖硬技術其實會越畫越上手,只是剛開始從初學要馬上派上用場會比較痛苦。
比較讓我意外的是,沒想到連撰寫報告書,也被老闆直言覺得我的文字能力不像剛寫完論文。當時聽到心裡也是大受打擊… 但老闆好就好在,他不是只會說不行、重寫,他會把我寫的章節列印出來,批閱每一個段落,一字一句的修正。拿著修改完充滿批閱標記的紙,對我一一講解,為什麼這句話要這樣寫比較清楚、標題要如何下更簡潔有力、語句如何斷點、承先啟後等,彷彿一對一的家教教學般用心良苦。
這些透過文字和圖面溝通的扎實基礎功,都來自於前老闆,在他的帶領和訓練下,我清楚意識到文字和圖面溝通的力量。往後遇見只要是關於文字資訊傳達工作,我都有95%自信可以做得好(至少到目前的經驗是這樣啦哈)
#精準掌握溝通環節,幕僚必備軟實力
當時應聘時的職務是專案駐點人員,於是我在公司不到兩個月就被派駐到北市府駐點,在駐點期間從旁觀察與參與都市設計審查的大小會議,擔任公司和市府兩邊的溝通橋樑,在這些多數透過文字來往的過程裡,學習如何快速且精準的應對長官的要求,從解讀訊息、判斷、確認公司立場再回覆,都是溝通的重要環節,要是誤判很可能下錯決策後反倒白忙一場,而在許多時刻並沒有機會讓你重新來過。
其實任何擔任幕僚的職位,溝通能力都非常重要,不是能夠自信侃侃而談,或講出一番滂薄論述,而是在一來一往間,掌握雙方需要溝通的關鍵議題,並且站在老闆的角度,回應四面八方的要求。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,而是你的老闆或公司。當你能夠在老闆給出答案前,猜到他的心中答案時,表示你已經具備勝任一位好幕僚的專業實力。
#規劃就是政治,三分專業七分政治
第二份工作,我希望自己能夠學習更多硬實力,也好奇一般都市規劃顧問公司在做什麼樣的案子。於是我到了以大型公共建設財務分析為主力的顧問公司。比較特別的是,主管和老闆都是城鄉所畢業,但他們對於要雇用城鄉所畢業的員工,心中倒是有幾分顧慮(這我完全可以理解哈哈哈)
在這裡受到良好的照顧,無論是工作節奏、公司內部溝通還是老闆們的行事風格觀念,我自己覺得對於初出社會的新人,非常友善,記得面試時主管說了一句,我們公司不追求賺大錢,老闆希望大家的工作跟生活取得平衡。這句話打動了當時的我,也我符合當時對工作的理想狀態。
待在這裡的兩年期間,我從初級規劃師到新手專案經理,參與過地方到中央各種層級的決策會議,多半是沒有結論的會議,抑或是重頭來過卡關的情況。即便知曉利害關係人眾多,這些政治過程還是難免令人感到沮喪。但是,這些看似沒有推進的過程,都成為我參與公共政策的經驗和認知。
工作的意義,是因付出而成就自我
回頭這短短三年在都市規劃界的種種經歷,除了由衷感激在專業技能的累積,也逐漸體認工作之於個人的意義。工作意義在於個人的付出創造,如果一心求取獲得什麼,反而容易迷失在付出和獲得之間。
以前年輕不經事,期許自己可以在圈內大鳴大放,未來要得到更多更多,沒有看見當下的自己其實已經獲得許多資源和協助,甚至因而錯過浮出檯面的機會。更別說在日常溝通作業和工作中,忽略這些看似瑣碎繁重的過程都可能對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。
現在能夠淡定說出口,然而中間的掙扎和意識覺察,當然不是一天半晌坐著冥想就獲得,慶幸終究,海闊天空的滋味是甘甜而飽滿的。
下一集會分享關於轉職之路,如何從都市規劃師嘗試跳轉到科技業、新創業、自由接案,再回到公共服務領域。